龙江往事

小贺

家庭乱伦

序言
这是一座真实的城市,所发生的真实的不能在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群真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三章

龙江往事 by 小贺

2018-5-26 06:02

第三章:张海鹏的决心
  关东军的走狗,张海鹏是1868年生人,就是清同治七年。
  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啊。
  1868年正是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时候。明治维新所推崇的改革,打破封建关税壁垒、统一货币和银行制度、确立土地和农作物的买卖自由、奖励贸易等,这为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当时能跑别的国家欺负人。也正是因为有明治维新做基础。
  1931年的9月末的一天清晨,秋高气爽,洮南县的天空飘起了不大的雨滴,不可否认的说,这时候的空气最为清新,洮南县城一片寂静,国难当头,连老百姓都能觉得出情况不对。
  路上少见行人,家家门窗紧闭。因为日本人,说话的功夫,就可以到达。本来不是很繁华的县城,现在更如一座死城。
  而这个时候恰恰张海鹏的府邸,最为热闹,和姨太太们打了一宿的麻将,屋子被烟炮熏的如仙境一般,烟雾燎绕中,姨太太们唧唧喳喳也丝毫没有困意。
  看一个官员是好是坏,是忠是奸,有一个衡量标准,现在也一样:就是老百姓不高兴了,他还在高兴!他不高兴了,老百姓反倒高兴了!这是真理啊!
  张海鹏看起来心情不错,手里拿个烟袋,伸了一个懒腰对姨太太们说:\'好了,好了让我休息休息。\" 姨太太们也知趣的将声音变小,争抢着卖弄这风骚。
  一个副官应声走来,司令,北平行营来电,张海鹏年纪大了了,眼神不好,不耐烦的说:“ 念吧,念吧”
  副官声音不大,但却字字清晰:“张海鹏坐阵洮南,应防敌北犯,勿为日人利用,致贻后世之讥讽---张学良 北平电”
  明眼人一眼即可看穿,这是让张海鹏在洮南一线阻击日军北上黑龙江。张学良是让他在洮南打日本人。
  没当过军人的可能体会不到,命令是什么?对军人来说那命令就是一切,命令就等于生命。上级的命令,让你死,你就得死!
  而张学良的命令,明摆着是让张海鹏和日本人拼命。可以想象一个军人,不想执行上级命令时心里的那种忐忑,那种不安,那种负罪感。
  但是,如果不执行北平的命令,后果就是与国民政府为敌。也没好果子。
  张海鹏在屋子里坐立不安。姨太太们你一言,她一语:“老爷,这小六子明摆着让你去送死吗”“咱们家老爷会上他小六子的当”“他一个小崽子,还敢命令咱们家老爷”“他小六子算什么啊,想当年咱们家老爷,和大帅在山上的时候,小六子还在他妈肚子里呢” 土匪当官的人,最怕别人说自己是在山上当土匪的往事。
  张海鹏失去了耐心顺手将麻将桌一掀冲姨太太们喊道:“都给老子滚”,姨太太们立马安静,顺着墙边出去。
  桌子这一翻,反倒使张海鹏清醒了,冲着副官喊“通知各支队长马上到府里开会”。。
  这帮老爷军官,是等了张三,等李四,,哪像军人,时间观念都没有。不过也是,你说张海鹏这东西,手下都能是啥货色,。一个不如一个。三个多小时,张海鹏的八个支队长总算来齐了。
  一个个不是打麻将到天亮,就是在窑子里刚出来,有的裤腰带还没来的系。
  东倒西歪,不管咋说总算来了吧!
  张海鹏说道:老子我下决心了,脸我也不要了!妈的草的,这年头,咱们图啥,你们跟我混。我就得对你们负责。
  还他妈当忠臣,岳飞、袁崇焕都是忠臣,最后不都死了吗?有什么用,百年以后的事,你们谁能看见啊。
  日本人跟我都说了,咱们打进黑龙江,我就是黑龙江主席,你们最起码都是旅长,每人我给你们分10个县,8个县的。官都不会小了”
  张海鹏的手下混是混,不过不管怎么说,也是东北军,曾受张作霖和张学良的厚恩,毕竟花的军饷是老张家的,吃的军粮也是老张家的。对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信仰的问题。
  三支队长在传阅北平电报后说:司令,少帅的命令,不执行怕不好吧,洮南要一枪不放,对北平也没法交代啊,多少还是要打一下的。再者说和日本人合作风险也不小啊。
  “砰”一声清脆的勃朗宁手枪,在座的军官还没反应过来,三支队长已经倒在地方,随即被旁边的卫兵抬走。
  这时众军官的目光才回到正座的张海鹏身上。张海鹏将手枪并没有插回腰间,而是放到了会议桌上。
  接着说:“风险?你们他妈的当初,穿这裤衩子跟我打天下那时候,那时候就没风险,这些年,你们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时候手底下有人了,兜里有钱了,又怕上风险了。我明告诉你们,跟我走的,有我吃肉,你们就不能喝汤,不愿意的现在就滚犊子吧。”
  大伙一动不动的坐在原位,屏住呼吸,会场鸦雀无声,大家心理都明白,即使不愿意,怕也走不出这所宅子了。所以大伙也都不在说什么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