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爷爷没有走完长征路 by 枫叶知秋
2018-5-26 06:01
第五章:这个新兵我不要
“气他?”红军战士不明白的看着爷爷,摸着自己的头自言:“连长气营长是不要再给他送新兵来了。营长今天送个新兵来,还要气连长?”看了一眼爷爷说:“连长不要新兵了,营长偏又送了一个来。看你这个样子是城里的吧?”好像明白了就问:“你不会是那个福将吧?”
爷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我就带个小分队抄敌人的后路打了那一仗。怎么可以是说福将了。”
“嗨。”举人拍了一下爷爷说:“你在我们的队伍里可神了。我没见过你,那次我没有上战场,在医院里养伤。可是听说了,那次营长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第三次敌攻势更猛烈了。如果没有你带着一排长他们。哦,现在是连长了。从敌后包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还扯慌大喊援兵到了。让敌人乱了阵脚。那场仗还真不好说。后来听说你回去了。我就不明白营长他们为什么就不留下你了。哦,听说贺总问你想当兵不。你说想,好像是你爹不让你留下来的。是吧?不过当兵打仗什么时候牺牲了都不知道,我们是穷人的军队,没有军响什么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穷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孩子们都能进学堂。你爹肯定是舍不得的。听说你在城里,大伙儿都叫你小撑拒的?”红军战士激动的一下说了好多话。
“我爹不是舍不得。”爷爷说:“我也不知道我爹和贺总说了什么,贺总也就让我与我爹回去。现在又让我来了。”对太爷爷与贺总之间的‘生意’爷爷不想说的太多。
红军战士说:“现在来了就好。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红军战士对爷爷伸出了手说:“我姓张,爹让村里的先生起了云举的名字,十七了。大家都叫我张举人。刚才你也听见了,营长也是那么叫的,不过你不可以那样叫我。”张云举拍着爷爷说:“你看起来比我小,以后就叫我云举哥。”
“好,云举哥。你的名字起的真好。”爷爷抻出手与他握着说:“彭福堂,今年十四翻过年就十五了。以后队伍上的事云举哥你多教教我。”
“那是自然。把背包放下来,我们坐一会儿。”张云举还真像个老兵的样子。爷爷把背包放了下来,靠着大树放着,枪是紧紧的握在手里。听张云举接着说:“我跟着给我起名的先生读了几年的私塾。上次那场战役后,我们都叫你福星,福将,福娃子。”
“云举哥。你说举人与福将我们一文一武。在一个连里。你说,最开心的会是哪个?”
“那还用说吗?当然是连长呗。”
“所以营长不让他得意洋洋了,才去气气他的。是吗?”
“嘿嘿。”两个人握着手拥抱了一下笑了起来。
“连长说,他不要新兵了。”张云举给爷爷说:“新兵多了他说他太累。训练不过来。上次我还听到连长对营长发脾气说,你在给我送一个新兵来,我就不当这个连长了。你去找一个能力大的人来。”
“是这样的呀,新兵有那么难带吗?”
“有。你不知道,等一下你去训练场就明白了。”张云举接着说:“我本来要到训练场。可是上回我肚子上又挨了一块弹片,还没好利索,连长让我站岗休息。晚上我教他们认字学文化。你来了也可以教他们的。在红军的队伍里文化人可少了。”
“我说过了,我不再要一个新兵了!我人手不够,带不过来。”爷爷与张云举听到了吕连长拒绝付营长。付营长拉着他往爷爷他们这边走来说:“你不要,也别那么激动呀。你听我说,这个孩子识字的。”
张云举立马拉着爷爷躲藏在树后。他想听听付营长是如何逗连长的。
“孩子?识字。”吕连长站住,看着付营长说:“识得几个字了。我们连里可有张举人,读了好几年人私塾。识的字可多了。又是穷人的娃儿,能吃苦耐劳。你还给我送来个城里娃,认的字有什么用,主要的是能吃苦会打仗。细皮嫩肉的练两天磨破皮了,哭着要回去。那可丢你的脸了。”吕连长拍着自己的脸没好气的对付营长说。
付营长忍住笑说:“贺总让我带过来交给你的,还说要让你把他训练成将军了。你不要,我还真不好退回去。”
“训练成将军?那你自己留着训练吧。我忙着呢。”连长气气的说完挥了一下手转身就走了。付营长身后看着他说:“你还真不要!”
“不要!不要,不要!我说你这人是不是听不懂话呀。走吧,还有二连和三连你给他们送去吧。”吕连长头也不回的背对着付营长挥着手带气的说。
付营长看着他的背笑喊:“福堂呀,出来吧。人家不要你,说你是个城里娃,细皮嫩肉。怕你练两天哭着要回去,给我丢脸了。好,别人不要,我收着,我们回去吧。”
“什么?”吕连长听到付营长叫福堂。那一下好像打了兴奋剂转过身来,跑到付营长面前笑嘻嘻的问:“营长你说是福堂?那个福将?福娃子?
付营长也不理他,矫情的推开他说:”你不要,我留着。我才舍不得退到贺总那里去呢。我把他训练成将军去。“爷爷和张云举从大树后面笑着走了过来。
”不是,不是。“吕连长连忙说:”开始你就没说清楚。就说给我个新兵。还说是城里来的。没说是福堂呀。要不这样。“吕连长把走过来的爷爷拉到身边,一只手紧紧拥着爷爷对付营长说:”你从我这里挑几个好的新兵带走。要不全连的兵你都给带走,就给我留下福堂和云举就行。“”想的美。“付营长拉下吕连长的帽子,盖了他的眼说:”一个举人,一个福将,一文一武。看来还真是一件好事。瞧把你给美的,全营还没有可比的。懒得和你啰唆,福堂我带走。细皮嫩肉的,我怕练两天哭丧着脸着要回去,那可丢我的脸了。“付营长拍打自己的脸矫情的说。
”别呀。“吕连长说:”老付,你多忙呀。留到我这里吧。我保证给你和贺总带出一个将军来。“”嘿嘿,这样多好呀,本来就是送到你这里来的。好了,不和你啰唆。我还有工作要做,就这样吧。“付营长在吕连长肩上拍了几下,推了他一把。然后,付营长拍着爷爷的肩说:”福堂,你就暂时先跟着他,如果他对你不好,看我如何收拾他。好,我走了。“吕连长整了整军帽与爷爷还有张云举对付营长敬礼送行。
礼毕,吕连长看着付营长的背说:”暂时到我这里?想我对他不好,你好带走,你做梦去吧!哼!“听着的付营长笑着对着他们挥了挥手。
吕连长还让张云举继续坚守岗位,他很是开心手邀着爷爷的肩,给爷爷提着背包去了训练场,他问爷爷:”军礼敬的很是标准,那里学的?“”没学。“爷爷整了一下肩上的枪说:”看会的。“吕连长拍了一下爷爷赞赏的说:”真有你的,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我们就轻松多了。“然后又自言的拍着爷爷说:”这回老付还真是给我送来个好兵。“当时爷爷不明白。入了新兵训练班才知道有好多新来的农家子弟,他们向左向右转都搞不清梦。大字也不识一个。给他们讲革命道理也不懂。但是他们都很积极也很认真。就在这一天的下午爷爷就成了标兵。
晚上张云举给大家上文化课的时候,爷爷也去了。爷爷不是去学习的,是去看看张云举是如何教红军战士们学习的。爷爷看大家很是认真的学习,张云举也很是耐心的教授。但是,爷爷看的很是着急。大冬天的,有的战士因为写不好一个字,头上都冒汗了。有的因为用力过大,纸也划破了,要不就是把铅笔弄断了。有的急脾气的战士就说:”我们当兵是来打白狗子的。要学文化做什么?“张云举就会耐心的去讲解一些革命道理。爷爷也不知道他们明不明白。那时在红军队伍里有文化的干部很少。连里连个指导员都没有。张云举就兼任了。学习的时候班,排干部与战士们也一起。
这样爷爷观察了两个晚上。在第二个晚上学习完时,爷爷与张云举一起回到营房。爷爷听着张云举的叹惜声。说:”云举哥,我看你教文化挺累的。大家也学的累。要不这样,我们用讲故事的方法。寓教于乐。“”怎么一个寓教于乐?你说来听听。“准备去洗漱的张云举停了下来。
爷爷说:”我们讲《杨家将》或者《岳飞传》,这两个故事都保家卫国的。从中让战士们知道了革命道理,也让他们学习了文化。“”具体点。“张云举来了兴趣。爷爷就对他这般这般的讲了起来。张云举听完后,很是担心的问:”这行吗?“”要不今晚我们就对与我们一起睡的战士说说看。“”好。你开讲。我可累了。“张云举对爷爷提出来的教学方式不太认可。端着盆子出去洗衣脸去了。爷爷也与他一起,洗漱好后,爷爷看大伙儿都在那里说闲话,也没有睡的意思。爷爷就说:”大伙儿都不累呀?“”累。“其中一个战士说:”可是,我们太笨了。张教导员教我们学习文化。我们写个字都写不好。他还那么的有耐心。我们觉得还真是对不起他。“这会儿张云举不说话,看爷爷怎么说。
”没事儿。“爷爷说:”大伙儿都不想睡的话,那我来给大家讲故事,好不好?“”好。“大家很是开心。
爷爷就给他们讲《杨家将》。大家都听的很是认真。爷爷就讲一小段。就不讲了,那些战士们可不放过爷爷。让他继续讲。爷爷说:”要不这样你们看行不行?“”怎样?你说吧。“爷爷说:”明天,我们把课堂搬到训练场去,你们带上本子和笔。大家训练休息时,我给大家讲故事。也教大家学文化。比如,今晚我给大家讲的《杨家将》大家知道杨家将的杨字怎么写吗?“”不知道。“战士们回答。
”那家呢?“
”也不知道。“
”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打仗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家过上好日子。可是我们首先得让我们的国家强大富裕起来,那样我们的家也就富裕了。“爷爷看着大家听的都很认真。他就肯定的认为自己的方法行,随后又问:”国家的国。你们知道是那么写的吗?“”张教导员教过。“一个战士说:”可是这会儿又忘记了。很是不好意思的摸着头。
爷爷说:“就是了,明天我们就边讲故事,边学文化,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大家看好不好?”
“好。”战士们很是开心。
爷爷说:“今天就到这里。夜深了,都休息吧。明天我在从头讲。”
“好。”大家很是兴奋的各自的睡去了。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听了故事还学了文化。两全其美。
与爷爷睡在一起的张云举隔着被子拍了爷爷一下说:“还真有你的。”
第二天,爷爷与张云举除了背枪外还带上了小黑板。与爷爷睡在一个营房的战士们都带上了笔和本子。别的班战士还笑爷爷他们这个班太热爱学习了。在训练间隙爷爷就讲故事,中间又插上一点革命道理,张云举就会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字,让大家认,写。其他班的战士也有来听故事的。张云举教字时,他们也用小木棒在地上写。
晚上一样的还是学习文化听故事。爷爷和张云举用他们自己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成效。
第三天,训练休息时,全连的新兵战士都来了,有的还自觉带上了本子和笔。
付营长说:“这个法子好。”就要全营效仿。可是那哪成呀。首先一个文化战士不够,还有一个也要大家愿意了。爷爷对付营长说:“付营长,看看在说吧。这事儿不能急。”
一开始是爷爷他们一个班,后来是一个排,慢慢的是整个连。后来别的连队也效仿。后来是全营,付营长很是高兴。这样不仅提高了全营学习文化的兴趣,也提升了训练水平。
连贺总都知道了,那天贺总来到训练场对爷爷说:“福娃子呀,你还真行,这半个月来。全军都在向你学习。我看你还真是个好的教书先生。名气可比我大了。哈哈哈。”
爷爷说:“贺总,不瞒您说。我还是想带兵指挥打仗。我现在都是班长了。”爷爷很是自豪。
“好呀,不错。”贺总拍着爷爷说:“会有你指挥作战的机会的。”
“是!贺总。”爷爷开心的对着贺总敬礼。
贺总他们离开连队之前。小李子跑过来偷偷对爷爷说:“福娃子。昨天听贺总和任政委他们说。你这个教授文化法子要在全军推广。只可惜有文化的干部战士不多。说以后,如果有可能。贺总要给你建一个大学堂,让你当校长。”
“我想带兵打仗。”爷爷对教学的事不大感兴趣。小李子拍了他一下,笑了笑,觉得爷爷不领情了。
当兵一个多月后,爷爷作战指挥的机会来了。
红二六军团的战略部署,准备向兹利县发起进攻。牵引敌人,为北上的中央红军减轻压力。
爷爷他们营是先遣营打头阵。爷爷他们连,又是先遣营的先遣队。就是营长说的尖刀上刀尖。贺总让他们一定要一刀插进敌人的心脏。让敌人动弹不得。大部队就发起总攻,一举拿下兹利县。
那时中央红军长征以从瑞金出发两个多月了。贺总他们也知道在过湘江时,中央红军遭到蒋介石数十万中央军的围堵。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在湘,鄂,川,黔这边贺总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去牵制敌人。可是敌人太强大了,还加上一些地方军阀和民团土匪。中央红军是举步维艰。
接到总部命令,付营长回到营部马上招集连干部开了作战会议。
吕连长回到连部作了战况说明。爷爷他们是连夜向兹利出发的。爷爷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作战,很是兴奋。作为老兵的张云举,一路上也告诉了爷爷好多战斗经验。虽说他当兵也就有一年,可是经历了不少的战斗。对爷爷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第二天差不多中午时,爷爷他们到了总部指定的地点。吕连长让大家休息。他来到爷爷和张云举的身边坐了下来说:“你俩吃点干粮,歇会儿,进城看看敌人的布置情况和周边地势。”
“嗯。”爷爷和张云举在嚼着干粮应着。他们知道这一去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吃完后,爷爷与张云举背靠一颗大树小睡了一会儿。出发的时候付营长来了。交代了一些事项。爷爷和张云举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各自背了一个包袱进城去了。付营长交代全营原地待命作好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