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海

野狼獾

灵异推理

第一章
致克里斯汀,1982年4月7日
这是“智利”号离开阿森松岛前,带给你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五章

冷海 by 野狼獾

2018-5-28 06:01

第五章
  1982年6月10日
  致克里斯汀
  整整2个星期我们没有行动,夜里也没有烦心的起飞指挥任务。水手们在岗位上无所事事,捱到换班就可以去看电影。作战指挥室里有人说,福克兰岛的守军正在溃散,显然阿根廷人大势已去;5月25日的可怕攻势成为了他们的绝唱,至此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发起过像样的反击。我想你的忧虑大可放下,他们的飞鱼导弹只剩下了一枚,休想威胁到格拉摩根郡号。
  亲爱的克里斯汀,说来奇怪,最近我时常梦见我们俩一起开车外出时的情形,梦到我们在一起的情形。普斯茅斯就在地平线的那一边,我期待着那一天早日来到,我的梦想可以成真。
  爱你的,大卫丁克尔
  6月12日,斯坦利湾。
  皇家海军陆战队第三旅,正在向阿根廷陆军最后的防线发起进攻。阿根廷军队的防线和士气一样,都已经处在了崩溃边缘。在英军地面部队的凌厉攻势下守军已经失去了岛上的大部分区域,英国人似乎急于占领斯坦利机场,以切断这座孤岛与阿根廷本土的最后联系。而实际上,这座机场处于英军三面包围的机场,3天前,就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了。
  一架孤独的超级军旗战斗机沿着肯特山飞行。这是贝达卡拉兹少校第一次在黄昏时刻执行攻击任务,选在这样的时刻进攻是为了防止掌握制空权的英国海空军在视距内发现这架飞机。当然也不会再有眼花缭乱的佯攻机群起飞来扰乱敌人了,整个行动只有这少校一架飞机参与。此时此刻,阿根廷的空军已经消耗殆尽了。
  少校可以看到肯特山左侧,一对英国直升机正吊运着轻型坦克向前线输送,显然将要投入对机场的最后争夺战当中。
  雷达告警器滴滴滴响了起来,3点钟方向有一部雷达扫过了飞机。少校不想立即做出剧烈的规避动作而破坏惯性导航,他什么也没做,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看到山坳里火光闪烁,一门高射炮向他开火。他做了一个不大的转弯,并且释放了箔条干扰炮瞄雷达。果然,高射炮曳光弹划出的弧形弹道渐渐远离了飞机,从射速上看,这不是英军的20毫米炮,似乎是阿根廷阵地上的35毫米高射炮。少校不想责怪步兵,他们已经很多天没有看见自己的飞机了,显然在开火前,也已经不再进行识别了。
  灰蒙蒙的地平线上开始闪烁起亮光,就像雷雨前的电闪一样。那应该就是港湾里的大口径火炮在开火。
  少校地下头查看导航显示器,飞机刚刚飞过了最后一个航径点,如果惯性导航没有太大的偏差,前面就是斯坦利湾了。他没有使用雷达搜索海湾,从敌人开火的巨大闪光看,那里至少有6艘大型军舰正在进行猛烈的炮击,为地面部队的最后攻势进行炮火支援。
  事情竟然变得如此地简单,没有一艘英国军舰的制导雷达对准这架超级军棋,他们大概和昏了头的阿根廷高射炮射手一样,把这架飞机当成了自己人。
  少校从容地完成了发射飞鱼导弹的所有准备。他始终没有使用雷达锁定任何一个目标,那样容易惊动英国人,也没有必要,他只是为导弹自动驾驶仪设定了简单航线,剩下的就交给导弹自己去找寻目标,无论打中那一艘英国军舰,对于战争结果来说都已经于事无补了。不过少校知道,自己有义务让英国人付出最后的代价。
  格拉摩根郡号的船舷边上,水兵们显得异常轻松,他们正用双手捂住耳朵,观看前方双联114毫米舰炮向岛上的守军司令部开火,每当炮火停歇的当口,就会有人报以掌声和口哨,简直就像在看一场烟火表演一样。
  大卫丁克尔上尉正匆匆回到自己的岗位,作为兼职的舰长文书,他刚刚为上级起草了一份讲稿,用于战争结束后向舰长全舰的广播。在舰长授意下,文稿的重点着墨于全舰毫无伤亡的捱过了整个战争,这显然是舰长颇为看重并为之骄傲的一部分;与伤痕累累的特混舰队其他舰只相比较,格拉摩根号除了在一侧甲板上留下了一个未爆弹撞击后的凹痕外,别无损伤,在这场疯狂的战争中,这简直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上尉没有像其他水手那样跑道舰艏观看炮击以庆祝胜利,他急着回到直升机库写完他给妻子的最后信件,他不打算再提起让人提醒吊胆的战争。他只想告诉妻子,他已经审慎地做出了决定:从海军退役,从此留在岸上。
  舰炮不定时的开火不时打断上尉的思绪,但是他并不太在意,对于他来说,一切终于都结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格拉摩根郡号驱逐舰与6月12日夜,被阿根廷海军的最后一枚飞鱼导弹击中了直升机库。造成了13名舰员阵亡。其中就有25岁的海军上尉大卫丁克尔。
  6月14日,阿根廷守军司令梅南德兹少将走出布满弹痕的掩体,向英国投降。历史74天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后记。
  由于马岛战争作为不太久以前的历史事件,我很难下重手过度地虚构出一个故事。所以最后决定以一种不伦不类的方式表达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由于战争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发生,片段也较为琐碎,甚至相较于《国家意志》这类流水账而言,也缺少了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我没有虚构任何一个人物)。
  于是我想到了用几封私人信件来串联战争进程,当然信件与内容之间也并非完全紧扣,了解我的朋友也知道,我无;力把握太长的文字,如果字数多了,就最后最后会象一滩烂泥一样,处于形神俱散的状态。
  大卫丁克尔的系列信件,并非杜撰,原文由其父母发表于英国《观察家报》,而我则是从1983年12月份的《世界之窗》上摘录的部分译文,译者为芦汀。大卫丁克尔本人也确实是战争中最后阵亡的几名英国人。
  由于对信件内容做了一些改动,原本想将人名也改变,因为担心有悖道德。当然最后出于一些因素(主要是懒)没有改动,如果权当一个故事,应该问题不太大。
  整个故事凌乱而无主线,靠着丁克尔的信件和5枚导弹的最终去向串联。
  故事本身也是由真假两部分构成,大概是二一添作五的比例。据我所知,现实中击中格拉摩根号的应该是一枚岸射型飞鱼导弹(也有说空射的),而阿根廷最后的一枚空射型飞鱼,很可能是在向无敌号射击后不知去向了。
  阿根廷只有5架超军棋和4枚空射飞鱼。所以这些飞鱼的去向并不难。
  【完】
  字节数:44262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