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赤血军魂 by 归无所从
2018-5-27 06:01
第十四章 岔气
新兵连的生活其实相对于整个军旅生涯来讲真的是比较安逸的了,没有那么复杂的军事训练,也没有那么严峻的军事任务。
更多的都是在逐步适应军营里面的条条框框,在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打基础。
“起床!”
楼道内回荡的哨音许久才消逝,然而寝室内的战士们已经开始用手指掐被子了,要有型还要有线,所以想要成功的叠成豆腐块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起码对这些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来讲是这样。
“哎呀!你快一点小飞!帮我弄一下!我这掐不出来线啊!”
张一听到了起床哨音之后百感交集,眼看着其他战友的被子都弄得差不多了,自己的还像一块大面包似的。
“来了!催命鬼!”
李晓飞看了一眼张一的被子瞬间笑喷了。
“哥们,你这只大面包哪买的?早餐都准备好了是吗?”李晓飞乐的合不拢嘴。
“别贫了!快给我弄弄,我弄了半天了!”
眼看张一急的不行了,李晓飞赶紧帮张一收拾起了被子,这个时候班长跟排长拎着洗漱用品回来了。
“哟!这什么班长什么兵哈!都起早叠被子呢在这!哈哈”排长看着班里战士积极性这么高,乐得合不拢嘴。
童雷班长也在一旁抿着嘴笑。
俗话说“笨鸟先飞”,新兵们为了不耽误时间,只能是提前个二三十分钟来整理内务,这个在条令条例里面是没有规定要求的,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这被子是谁的啊?”
眼尖的排长望着放在桌子上一角的内务,叠的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如果不细看的话可能会以为是老兵班长的内务。
“报告排长!是我的!”李晓飞站了出来。
“小飞这被子叠的不错嘛!颇有点老兵的风范嘛!不错!”
李晓飞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快点收拾吧!马上就要出操了!”童雷班长看了一眼手表。
没过几分钟走廊里传来了哨声。
新兵们头上戴着套冒,脚上穿着大棉鞋,统一的黑色线手套。
天空泛着黄,还没有亮透,伴随着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新训中队集合在了营区门口。
“各排都到齐了吧!听口令,向右转!跑步走!”值班排长下达口令,全中队开始围绕操场跑步。
因为反恐训练基地不光只有一个支队,而是整个省的新兵都在训练基地受训,所以说每天操课都可以看到各个单位的战士们摩拳擦掌的训练,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讲,这番热闹的情景恐怕在上学的时候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因为七支队是滨江省全省唯一一支机动部队,在维护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一直做着突出的贡献,同样的要想揽这个瓷器活首先要有金刚钻,在军事训练方面七支队一直在总队技压群雄。
在其他支队面前,可能七支队的训练科目以及训练强度上面比他们要复杂很多,首先作为一支机动部队,训练科目首要的要完全遵循训练大纲进行,每一项科目都要进行训练。而这其中有很多项目都是其他支队不需要训练的,或者说是选训科目。
有的支队任务可能是看押看守,真正意义上的处突维稳一线任务还是由机动部队去执行。
部队有句话说的好“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早操结束后,战士们吃完饭收拾完饭堂,中队长给各班排长开会。
下午要进行射击科目的训练,主要是对安全意识,安全隐患各个方面进行了强调。
不光是部队,在哪里都一样。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要讲究个安全第一,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还怎么去保障其他的事物。
回到班里班长急忙给战士们开会。
“今天咱们应该就开始训练射击了……”没等童雷班长说完几个战士就开始坐不住了。
“啊!太好了!终于可以摸枪了!”几个新兵在那里窃窃私语。
“都给我坐好了!”
班长一脸严肃,战士们瞬间不敢多言,两手放在膝盖上不敢做声。
“我知道你们特别期待摸到枪,但是在训练之前我要把要求给你们提好!在领枪的时候,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动枪,在训练的时候,禁止私自玩弄枪支,最后说一下最重要的一点,在任何时候不要用你的枪口对着人!听明白没有!”
“明白!”
这时候军械员通知童雷可以领枪了。
班长领着几个战士往军械库走,路上还不时的提醒战士不要犯错误。
当钢枪递到战士们手中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激动的,可能不管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应征入伍,是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当手中接过这把钢枪之后,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无比激动的。
枪是军人最忠诚的朋友,战场上他可以在你最危难的时候救你一命,让你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奋勇杀敌。
枪也是军人最可怕的敌人,一不留神擦枪走火就可能危及到你身边战友的生命安全。
这就是为什么中队自上而下的三令五申射击训练的安全性有多么的重要,对于这些新兵来讲,如果不早一点让他们养成这些意识无疑是在害他们。
操场上新兵们人手一把八一式步枪,也就是俗称的八一杠子,外观与造型跟苏制的AK-47差不多。人群中央一名二期士官在那里讲解着各项动作,如何持枪,如何拆弹夹、验枪等等。
战士们听得聚精会神,射击应该是新兵连里面最受欢迎的科目了。
随后各班带开开始各自训练。
就这样,新兵们练了一天的持枪动作,单手持枪、双手持枪、单手持枪换双手持枪、双手持枪换单手持枪……看起来貌似有些枯燥乏味,但是战士们都乐在其中,班排长们对此感到很欣慰。
天边的云彩逐渐泛黄。
“伟大的旗帜高高飘扬!预备唱!”
值班员起歌,战士们跟着唱了起来,冻得红扑扑的脸蛋上都洋溢着笑容。
时间过得很快,聚散终有时,一转眼新兵连的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马上要面临的是下连军事考核。
警棍盾牌操,应急棍术,三公里武装越野,射击几个科目是必考项目,剩下的都是一些抽考的科目。
张一应该这辈子不会忘记射击考核那天的场景,每名新兵配发八发实弹,前三发为试射,后五发列入考核成绩。
班长在训练的时候总是强调真正到了实弹考核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
在’射击领域‘有这么一个口诀叫做:慢贴腮,轻呼吸,不知不觉扣扳机。
就是说首先要调整你的心态,你的呼吸,不能紧张。
将腮帮子轻微贴在枪托上面,然后调整呼吸,使得准星与你所瞄准的点不会因为你的呼吸而起伏影响弹着点,不知不觉扣扳机是因为有的战士在射击的时候容易下意识的使劲扣动扳机造成枪支瞬间用力造成瞄准轨迹偏离,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口诀出现,现在想想其实当初老班长们研究出来的这个口诀还是挺有用的。
考核场上,考核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警棍盾牌操,应急棍术两个科目李晓飞跟张一都达到了优秀的成绩,接下来是三公里武装越野。
参考人员需要佩戴装满水的水壶、装上雨衣洗漱用品的挎包、再背上规格与真枪一样的训练用塑料枪,三样装备大概在10公斤左右。
李晓飞跟张一是一个批次的,跟他们一个批次的还有憨憨的徐铁军。
“铁军!能跑得动吗?跑不动可下不了连!”张一跟徐铁军开着玩笑。
“嘿嘿!下不了就下不了!我就在这训练基地呆两年!”农村出来的徐铁军总是给人一种特别憨厚的感觉。
“全体注意!预备!跑!”
考官手中挥动着考旗,战士们健步如飞的开始了三公里越野。
李晓飞手挡其中的跑到了队伍的前头,把大部分人都落在了后面好远,徐铁军始终在队伍的中部,咬紧牙关跟进着。
而对于张一来讲本来比较轻松的三公里越野却因为岔气显得格外吃力,两手扶着腰跟在队伍的最后面。
张一越跑越累,感觉身体已经吃不消了,岔气给他带来的疼痛感愈发的强烈。
眼看自己落在了最后,张一索性停下了脚步走了起来,顺势拿起了水壶咕噜咕噜喝了起来。
“哎!渴死我了!”刚喝完一大口水才反应过来,岔气好了。
张一乐的开了花,抹了抹嘴角的水珠,撒欢跑了起来。
“哈哈!还以为老子要不及格了呢!”张一一边追赶着前面的战友边想,嘴角洋溢着笑容。
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是张一硬是一咬牙追到了李晓飞的后面,紧跟其后。
当从徐铁军的身旁超过去的时候看着张一健步如飞的样子,徐铁军眼珠子都要飞出来了。
临近终点五百米开始,每格一百米都立着一个标志牌。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李晓飞率先到多大了终点,紧随其后的是六班的一名内蒙古战士,张一第三名到达终点。
“李晓飞10秒43;呼斯楞10秒49;张一11秒02……;徐铁军11秒59”考官看着秒表读着战士们的成绩。
“好!大家放松站着,不要蹲着更不要坐着啊!下面咱们检查装具!把你们的装备从身上取下来放在脚下摆放好!”
考官开始检查战士们的装备物资。包括物资携带是否齐全,是否有缺损情况。
“哎!你是哪个班的?水壶的水怎么这么少?”
本章相关:
81式自动步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一种制式步枪。于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正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采用木质固定枪托的称81式自动步枪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称81-1式自动步枪(又称八一杠)。81式自动步枪与81式7.62毫米轻机枪组成81式枪族。这3种武器的主要结构相同,自动机、复进机、击发机构、导气系统、供弹具都能在枪族内各枪互换使用,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连同其他零部件通用率达到70%。
81式枪族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SKS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仿制AK47)和56式轻机枪(仿制RPD轻机枪),仍采用1956式7.62×39mm枪弹。由于在1978年正式决定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实战中表现良好。81式步枪军事援助过非洲国家。
该枪族的出现基本适应了一枪多用、枪族系列化、弹药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方便了训练、使用和维修,既加强了战斗分队的战斗力,也为枪械互换、增强火力提供了条件。81式枪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甚至外形与56式冲锋枪也很相象。不过81枪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开式弹鼓的创新发明,为步枪新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章相关内容来源于互联网)